美欧日“合围”中国稀土,中方强调基于环保

行业要闻 (63) 2012-03-15 07:00:17

抱怨最终演化为行动。

中国商务部日前证实称,美国、欧盟、日本将对世贸组织(WTO)就中国稀土、钨、钼等原材料出口限制提起诉讼,中国已收到来自三方的磋商请求。

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到,尽管难以预测磋商结果及诉讼前景,但在国内一些稀土行业和企业人士看来,美、欧、日的联合发难并未能站住脚,甚至是强词夺理不合逻辑。

据悉,为保护稀土资源,中国对稀土行业实施了系列管理措施,包括实行严格的出口配额管理。而尽管面临巨大环境压力,中国一直努力保持一定数量的稀土出口。

起诉被指不合逻辑

此次诉讼涉及的稀土、钨、钼均为稀有金属,在冶金、机械、化工、航天等领域应用广泛,属于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均被中国列入实行出口配额许可证管理的货物。

但无论是中国政府还是稀土企业看来,起诉似乎并不能站住脚。

3月14日,稀土生产和稀有金属放射性防护专家王国珍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我们要控制污染这不是非常应该的吗?还想像过去那样买那么便宜,不可能!”

工信部部长苗圩近日曾对媒体表示,有些人说我们控制不向国外出口,这是无稽之谈。“去年很多国外企业因为价格高,减少了使用量,他不买了,你不能把他们的减少使用量的行为归咎于我们对出口的限制,这完全是两回事。”他说。

同日,某北方大型稀土企业不具名高管也表示,虽然对三方联合起诉的情况不方便回答,但国外起诉中国主要针对我们的稀土出口政策,并不能指望让政府也把稀土价格降下来。“摆明了这是强盗逻辑,他们的所谓规范就是按照利益出发制定的。”稀土门户网站CNREE市场评论员徐少功如是表示。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主任赵玉敏也认为,中国并非要限制稀土出口,而是要使贸易和环境协调发展,从而使贸易更可持续。“贸易是造成环境大规模破坏的主要原因,在中国环境治理技术缺乏的情况下,减少贸易就意味着减少污染,这个逻辑是成立的。”她说。

数据显示,去年前11个月中国累计出口稀土14750吨,仅占全年出口配额总量的49%,大量出口配额没有使用。而去年的出口指标没有用完,是 “因为经过整治一部分污染环境、盲目乱开采的一些企业减下来了,造成了市场价格上去了”。

形势对中国不是很有利

王国珍认为,中国应该主动应诉,“我们有充分的理由来反驳这个,不能像过去那样滥采滥伐,环境污染都不管,还卖那么便宜。”

但对于此次诉讼的前景和结果,同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多位人士并未方便回应。

商务部条法司司长李成钢日前向媒体表示,2月22日WTO已对此前欧盟提出的诉讼做出了仲裁决定,认定中国在稀土出口政策方面违反WTO承诺和相关规定,“这一裁定对中国不太有利,这次的诉讼结果还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据悉,由于入世时中国签订的《入世议定书》中承诺,不再对议定书中附件没有列举的产品征收出口税,而稀土也的确不在附件列举的84个税号之中,WTO据此认为,中国对稀土征收出口税违反了此前的承诺。

此外,根据《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规定,除了关税和相关费用之外,成员国原则上不能采用配额、许可证等方式对进出口进行数量限制,但也规定了一些例外条款。

对外经贸大学中国世贸组织研究院副院长屠新泉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此次的诉讼内容和此前针对9种原材料的诉讼差不多,因此形势不是很有利,但是另一方面WTO也可能考虑到稀土这种原材料的特殊性,以及国内对稀土的管理政策也相当严格,因此也不排除有不同的结果。

THE END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