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在手风琴上如何演奏舞曲类作品

文章 (200) 2022-01-20 15:43:02

舞曲是根据舞蹈节奏写成的器乐曲或声乐曲,由于时代、民族特性和功能、用途的不同而有很多种类型。一般来说,舞曲都具有鲜明的节奏。在舞曲里,某种典型的节奏型贯穿始终,这种典型的节奏型正是各种舞曲相互区别的重要标志。在欧洲流行的舞曲主要有:圆舞曲、探戈、波尔卡、小步舞曲等等。手风琴作为一种外来的乐器,其独特的音色和艺术表现手法适合演奏各种类型的作品。它既能独奏又能重奏、伴奏,其音色优美,和声色彩丰富,音色丰富,音域宽广,有极大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染力。它既可演奏单声部乐曲又可演奏多声部音乐,既可表现欢乐的气氛又可表达忧郁伤感的情绪。舞曲节奏鲜明,旋律优美,音域适中,伴奏与和声手法都比较简单,非常适合用手风琴来演奏。下面就结合手风琴的基本演奏技巧和舞曲的体裁特点来加以分析。
一、圆舞曲?圆舞曲(Walzer)又称华尔兹,是奥地利的民间舞曲,18 世纪后半叶用于社交舞会,19 世纪开始流行于西欧各国,它采用3/4 拍,强调第一拍上的重音,旋律流畅,节奏明显,每小节仅用一个和弦,曲式结构简单明晰。由于舞蹈时需由两人成对旋转,因而被称为圆舞曲。贝多芬、舒伯特曾写过圆舞曲,威伯的《邀舞》也是精心处理过的圆舞曲,肖邦的圆舞曲更是钢琴作品中的范例,而通过老约翰·施特劳斯和兰纳奠基、小施特劳斯发展起来的圆舞曲则有别于他人,他们的圆舞曲有典型的维也纳风格,俗称维也纳圆舞曲,它通常由五首情绪和调性相仿的舞曲连贯组成,注重内容的标题性, 既能在舞厅里伴舞,也能在音乐厅里演奏,是一种雅俗共赏的音乐形式。?以手风琴曲《多瑙河之波》为例,伊万诺维奇作曲, 写于1880年, 旋律优美,带有淡淡的哀愁,通过流动的音符表现多瑙河缓缓流淌的河水。此曲前半部分旋律富有歌唱性,可采用连音触键的方法来演奏,使曲调连贯。由于是3/4 的节奏, 演奏时风箱应给出音头和重拍,风箱运行应平稳而饱满,多采用长风箱。后半部分旋律富于跳跃性,气氛热烈,在触键时应加快触键和离键的速度,奏出颗粒感;注意手腕的放松;采用短风箱。在演奏时还应充分发挥想象力,全身心的融入到音乐中去,仿佛自己置身于多瑙河的岸边,更深刻的去理解和诠释作品。
二、探戈?探戈(Tango)是一种双人舞蹈,源于非洲,流行于阿根廷,被阿根廷人视为国粹。2/4拍, 在实际演奏时要用顿挫感非常强烈的断奏式演奏,将每个四分音符化为两个八分音符,使每一小节有四个八分音符。探戈作品一般不大,常为同主音大小调的两、三个主题连在一起来构成,用装饰性的对位旋律为主旋律协奏。多采用切分音,使旋律与伴奏常构成交错节奏。探戈曲调优美,情绪深沉,带有浓重的哀伤和惆怅的情绪。在阿根廷探戈乐队通常由班多尼奥(手风琴的一种)、钢琴、低音提琴等组成,有时还加有大提琴、小提琴、吉他、鼓等乐器。探戈舞曲多为重奏乐曲,也有独奏乐曲。探戈大师皮阿佐拉的作品在世界广泛流传。?阿尔贝尼斯的《化妆舞会》是最早传入我国的探戈舞曲之一, 此曲为G小调, 复三部曲式。乐曲第一部分:A 主题用一小节带顿音的八分音符和一小节用连音组成的曲调交替进行而构成,具有独特个性。演奏时力量落于指尖,触键要到底,做出颗粒感,要加快触键与离键的速度, 每个音都要弹奏的干净,不拖泥带水;风箱要平稳,张弛有度。B 主题以短促有力的乐句开始,用模进手法进行发展。此部分的触键方法与A 主题奏法相同, 但在风箱运用上,要尽量使用短风箱,并给出音头和重拍。乐曲第二部分:C 主题是由前面主题引申发展而来的, 由连音和切分音相间构成, 充分体现出探戈舞曲的特点。D 主题旋律主要采用下行模进手法,性格活泼。音符时值变短, 同音增多,触键难度增大,演奏时应注意手腕放松,奏出颗粒感。接着乐曲从头反复, 结束在第一部分。演奏全曲时,风箱强弱变化要明显,棱角分明, 有时需要有爆发力来作出突强的效果,有时需要细致而平和的风箱,有时还需要在切分音处用手腕的力量来给予点缀。
三、波尔卡?波尔卡(Polak)一词是从波希米亚语中的“半”字演化而来的。波尔卡舞曲产生于1830年左右的捷克, 舞者们常站成一个圆圈,舞步很小,半步半步地跳,因而得名。波尔卡是一种二拍子的快速舞曲,三部曲式,节奏活泼跳跃,在第二拍的后半拍上常作稍微停顿的装饰性处理。捷克民族音乐的奠基者斯美塔那最先将此种舞曲形式用于器乐和歌剧创作。手风琴以其独特的音色很善于表现这种乐曲。?约翰·施特劳斯的《闲聊波尔卡》写于1858年,原为管弦乐曲,后被改编为手风琴曲。作品采用回旋曲式,降A 大调,2/4拍,快板。乐曲前三小节为引子, 接着跳跃性主题出现,这一主题旋律用倚音构成,轻巧且略带有诙谐,生动而逼真的刻画出了一群叽叽喳喳、喋喋不休的快乐妇女的形象。之后以这一主题旋律为主用加入倚音、波音、颤音等变化辅助音的手法来展开,惟妙惟肖的描绘出妇女们快乐的说话声。最后,乐曲在欢快幽默的气氛中结束。在演奏时, 连音、断音、装饰音等要通过不同的触键方法来完成。
四、小步舞曲?小步舞曲源于一种法国古老的民间舞曲———土风舞,17 世纪(约1650 年)流入宫廷,逐步变得速度徐缓、风格典雅,逐渐盛行于贵族社会。因其舞蹈的步子较小而得名。三拍子, 中庸速度, 能描绘许多礼仪上的动态, 风格典雅优美。19世纪初,小步舞曲构成交响曲奏鸣套曲的第三乐章,后又被谐谑曲所代替。

THE END

发表回复